2007年5月28日,星期一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钱塘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新民小区温暖了新居民
本报记者 姚力 通讯员 金立操

  十几幢整齐划一的公寓掩映在绿树中,每个小套房内居住着几位外来务工人员或一家人,里面卫生间、厨房等一应俱全,公寓配套建有食堂、医务室、图书馆、篮球场等设施——这是玉环县政府为外来务工人员建设的“新民小区”。5月25日,记者来到玉环“五洲新民小区”。玉环县公安局局长蒋晓军告诉记者,玉环政府花大手笔为外来人员建起了66幢大大小小的廉租公寓楼,像“五洲新民小区”这样规模的外来人口之家,另外还有3处。
  “住在这里我们可安心啦。”来自湖北的王淑珍,7年前便和丈夫一起来到玉环打工,当时由于还没有“新民小区”,他们和许多老乡一样,只能在打工地附近租上一间民房。“那时住的地方条件差,洗澡、烧饭都没有条件,上班的时候还担心家里被偷。”
  3年前,听说下陡门村建了个专门为外来务工者准备的“新民小区”,王淑珍夫妇便第一时间跑去看房。“一个月租金只要200多,至少我们能承担得起。”韩大姐一家就这样搬进了公寓。
  夫妇俩搬进“新民小区”后,最让他们惊讶的是,小区内的治安好得出奇。下陡门村村委会主任董岩松告诉记者,白天这里的居民外出工作时,小区里有专业的工作人员负责安全巡逻。晚上除了有值班保安外,还有18个分布在小区内的电子探头一起“保护”着居民的安全。“从小区建起到现在,这里没有发生过一起治安事件。”董岩松自豪地说道。
  考虑到“外来人口之家”越来越受外来人员的青睐,玉环县政府决定再建7个新民小区,另有3个也已在规划中。